「綠地海外業務狂飆突進。年初制定的100億元投資目標已太過保守,集團會在四大洲六個國家八大城市全線出擊,爭取今年實現海外銷售收入30億元,明年的目標是100億元。」8月27日,綠地集團董事長、總裁張玉良在香港描繪了他的雄心壯志。

當天,張玉良與泰國首富謝國民簽署合作備忘錄,總投資120億元,藉助正大集團的土地儲備在曼谷和芭提雅合作投建酒店式公寓、配套商業辦公等一攬子地產項目,力爭在半年內完成審批工作,儘快開工並符合預售條件。

龐大的資本開支壓力隨著綠地正式登陸香港資本市場得以舒緩。

綠地集團透過全資子公司收購香港上市公司盛高置地擴大股本后60%股權的交易最終完成,新公司更名為「綠地香港」。據悉,母公司將把「最優質的內地資產」分批註入上市公司,目標2018年實現500億元的全年合約銷售。綠地香港主席兼CEO陳軍表示,新公司將長期作為集團的境外融資平台,重點覆蓋股本、債券、銀團貸款等多種渠道。

至於市場普遍關注的A股「借殼上市」計劃,張玉良表示金豐投資的停牌是否與綠地有關,有待後續進展披露。他說:「大企業要走向世界,一定會走向公眾化和市場化。只要條件成熟,會努力做這件事情。」

120億布局泰國

「中國大型房企,正面臨走向海外的絕佳窗口期。利用香港上市平台緊抓海外廉價資本優勢,綠地集團將在2到3年內保持較快的海外擴張進度。」按照張玉良的設想,「布局海外,國內轉型」將帶領綠地在2015年實現5000億元的銷售收入,比目前凈增2000億元。

記者了解到,綠地位於韓國濟州的「健康旅遊城」項目首期開售已賣出80%;今年10月,綠地悉尼中心就會正式開盤。而在美國,繼7月斥資10億美元收購洛杉磯大都會項目后,綠地計劃在9月再度出擊,新項目位於舊金山。

張玉良說:「目前海外房地產資產價格只有以往的一半。哪裡有中國投資,無論是移民、留學還是旅遊,哪裡就會有綠地的足跡。」泰國計劃由此浮出水面。

根據綠地與正大的合約,兩者將合作開發曼谷Sathorn路、芭提雅正大養蝦場、曼谷素庫威路等區域的四個項目,項目總佔地面積14.8萬平方米,規劃總建築面積約80萬平方米,總投資額超過120億。其中,芭提雅項目是度假產品,主要瞄準內地投資客。

張玉良解釋,與正大合作主要是看中對方的土地儲備和現實的法律需要。泰國法律規定,外資大股東在地產項目最高只可持股49%,因此綠地不得不放棄獨資發展的模式。據悉,綠地將幫助正大進一步開拓中國商業地產,以此來換取正大在泰國豐富的土地資源。

戴德梁行中國投資部聯席主管葉國平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,以綠地為代表的龍頭開發商急需境外優質項目來分散內地樓市風險。大量移民和投資需求促使企業敢於激進擴張,因銷售主體多數面向內地買家,這方面需求仍在快速增長,項目回報率普遍高於國內。

注資進度成疑

為了滿足激進的海外擴張對資本的要求,新成立的綠地香港將承擔起海外融資的重任,補充集團流動性。有業內人士質疑,綠地僅花費30億港元收購控股權,卻沒有同時注入核心資產,由此搭建的融資平台有多少吸引力是一個大問題。

根據香港的上市規則,企業「買殼上市」后的24個月內,若新公司收購某項資產的資產比例、盈利比率、收益比率、代價比率以及股本比率任意一項指標超過100%,都將構成非常重大的收購事宜,會被按新股上市處理。這顯然對綠地注資子公司設置了障礙。

截至6月底,盛高置地的總資產為168億元,也就是說綠地在未來2年內對上市實體的總注資規模不得超過企業的總資產。整個注資過程註定將分階段逐步完成。

張玉良對本報透露,綠地會在港交所規定的範圍內,注入內地優質的項目資產,既保持長期效應,又能滿足短期收益要求。初期只會注入內地發展成熟的地產項目,待海外業務實現穩定增長后,會考慮將其注入綠地香港,促進上市平台融資能力的最大化。除母公司注資外,綠地香港也會通過自主併購、發債等途徑實現資本規模的增長。

陳軍透露,綠地香港將爭取在未來5年內保持50%的年復合增長率,2014年實現100億元的銷售收入,力爭到2018年,合約銷售突破500億元。


詳全文 聯手正大120億投資泰國地產 綠地海外狂飆-財經新聞-新浪新聞中心 http://news.sina.com.tw/article/20130828/10515308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移居泰國的坦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